香石竹植株再生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11
作者
余义勋 [1 ]
刘娟旭 [1 ]
包满珠 [2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2]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香石竹; 植株再生; 遗传转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82.19 [];
学科分类号
090706 ;
摘要
本文对香石竹的再生体系、遗传转化体系及其分子育种现状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香石竹的再生体系多以器官直接再生不定芽为主,而通过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途径再生报道较少。用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均可建立香石竹遗传转化体系,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农杆菌介导法应用普遍且比较稳定。近年来以延长香石竹瓶插寿命为目标的分子育种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对其色、香和形等其他重要性状的分子育种也已经起步,而有关香石竹抗性的分子育种有待进一步开拓。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通过转重复结构的ACC氧化酶基因延长香石竹的瓶插期 [J].
余义勋 ;
包满珠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4, (05) :541-545
[2]   不同结构的外源ACO基因导入香石竹对瓶插寿命的影响 [J].
余义勋 ;
包满珠 .
生物工程学报, 2004, (05) :704-707
[3]   提高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石竹遗传转化效率的研究 [J].
林荣呈 ;
陈龙清 ;
包满珠 ;
孙振元 ;
不详 .
林业科学研究 , 2003, (02) :123-128
[4]   香石竹ACC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J].
余义勋 ;
张俊卫 ;
孙振元 ;
包满珠 .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3) :256-260
[5]   花卉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J].
薛淮 ;
刘敏 ;
张纯花 ;
潘毅 .
生物工程进展, 2002, (02) :81-84+80
[6]   香石竹的叶片培养及植株再生 [J].
林荣呈 ;
包满珠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9, (03) :205-206
[7]   首朵rDNA花今夏在澳大利亚开放 [J].
孙雷心 .
生物技术通报, 1996, (01) :18-18
[8]   麝香石竹的花器培养和植株再生 [J].
徐玉冰 ;
牛维和 ;
刘继红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6, (03) :42-42
[9]   Modification of flower color and fragrance by antisense suppression of the flavanone 3-hydroxylase gene [J].
Zuker, A ;
Tzfira, T ;
Ben-Meir, H ;
Ovadis, M ;
Shklarman, E ;
Itzhaki, H ;
Forkmann, G ;
Martens, S ;
Neta-Sharir, I ;
Weiss, D ;
Vainstein, A .
MOLECULAR BREEDING, 2002, 9 (01) :33-41
[10]   Linalool and linalool oxide production in transgenic carnation flowers expressing the Clarkia breweri linalool synthase gene [J].
Lavy, M ;
Zuker, A ;
Lewinsohn, E ;
Larkov, O ;
Ravid, U ;
Vainstein, A ;
Weiss, D .
MOLECULAR BREEDING, 2002, 9 (02) :10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