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境可获得性的完达山地区马鹿(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冬季生境选择

被引:17
作者
李言阔 [1 ,2 ]
张明海 [1 ]
蒋志刚 [3 ]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2]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关键词
马鹿; 生境利用; 可获得性; 生境选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于2004~2005年冬季研究了完达山地区马鹿的生境利用和选择。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获取了研究地区马鹿种群水平上的生境利用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从区域尺度上测度了各类生境因子的可获得性。通过比较被利用生境与可获得生境,测度了马鹿冬季对各类生境或生态因子的选择。结果表明,马鹿对植被类型、海拔、坡向、NDVI等级、到公路距离表现出非比例利用,对坡度的利用与其可获得性则没有显著性差异。马鹿选择采伐迹地,低郁闭度生境(第2、3NDVI等级),200~300m海拔区间,南坡,距离公路600~700m的区间。马鹿采食生境和卧息生境对各类因子具有不同的选择性,表现出不同功能生境分离的特征。对于采食生境,马鹿选择采伐迹地、阔叶疏林,低郁闭度(第2、3NDVI等级),南坡;对于卧息生境,马鹿仅选择采伐迹地,低郁闭度(第2、3、4NDVI等级)。根据马鹿活动样点的出现与否,建立了马鹿冬季生境选择的逻辑斯谛回归模型。模型回判结果表明,该模型对马鹿活动样方与对照样方的总体正确预测率为74.4%,对马鹿活动样方的正确预测率为84.2%,对对照样方的正确预测率为62.4%,能够较好的预测生境利用概率。
引用
收藏
页码:4619 / 462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动物生境选择研究中的时空尺度 [J].
张明海 ;
李言阔 .
兽类学报, 2005, (04) :85-91
[2]   动物对环境异质性的响应 [J].
张晓爱 ;
李明财 ;
易现峰 ;
赵亮 .
生态学杂志, 2003, (06) :102-108
[3]   冬季马鹿采食生境和卧息生境选择的研究 [J].
张明海 ;
萧前柱 .
兽类学报, 1990, (03) :175-183
[4]   带岭地区马鹿冬季对生境的选择性 [J].
常弘 ;
肖前柱 .
兽类学报, 1988, (02) :81-88
[5]  
Spatial and temporal of variations of alpine vegetation cover in the source regions of the Yangtze and Yellow River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from 1982 to 2001[J] . Jianping Yang,Yongjian Ding,Rensheng Chen.Environmental Geology . 2006 (3)
[6]   Evaluating vegetation recovery following large-scale forest fires in Borneo and northeastern China using multi-temporal NOAA/AVHRR images [J].
Idris, MH ;
Kuraji, K ;
Suzuki, M .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2005, 10 (02) :101-111
[7]  
Using NDVI to Assess Vegetative Land Cover Change in Central Puget Sound[J] . Dana F. Morawitz,Tina M. Blewett,Alex Cohen,Marina Alberti.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 2006 (1)
[8]   Assessing habitat selection when availability changes [J].
Arthur, SM ;
Manly, BFJ ;
McDonald, LL ;
Garner, GW .
ECOLOGY, 1996, 77 (01) :215-227
[9]   GENERALITY OF THE SIZE-DISTANCE RELATION IN MODELS OF OPTIMAL FEEDING [J].
SCHOENER, TW .
AMERICAN NATURALIST, 1979, 114 (06) :90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