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PM10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12
作者
沈家芬 [1 ]
冯建军 [2 ]
谢春玲 [3 ]
莫测辉 [4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广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3] 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4] 暨南大学
关键词
PM10; 大气污染; 时空变化; 主成分分析; 广州;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8.02.019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广州市的空气颗粒物污染呈逐年加重趋势,因此利用2001—2004年广州市空气自动监测点(国控点)监测的PM10日平均质量浓度资料,分析了广州市PM10的时空变化特征。统计结果表明,广州市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逐年递增,月平均质量浓度和季节变化趋势也较明显,秋冬季节污染较重,春夏季节污染较轻;污染较重的是海珠区和黄埔区,污染较轻的为越秀区、天河区和花都区;主成分分析显示各监测点对广州市PM10污染的贡献相当,不同监测点之间PM10质量浓度的变化主要受大尺度上的天气现象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53 / 5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 [J].
朱能文 .
环境科学动态, 2005, (02) :16-18
[2]   北京地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现状分析 [J].
赵越 ;
潘钧 ;
张红远 ;
郭继勇 ;
魏强 ;
时建纲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1) :67-69
[3]   珠海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时空变化特征 [J].
潘建国 ;
曹军骥 ;
麦潮安 ;
李顺诚 .
环境科学研究, 2003, (05) :6-10
[4]   北京市能见度下降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 [J].
宋宇 ;
唐孝炎 ;
方晨 ;
张远航 ;
胡敏 ;
曾立民 ;
李成才 ;
毛节泰 ;
MICHAEL BERGIN .
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4) :468-471
[5]   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统计分析 [J].
王淑英 ;
张小玲 ;
徐晓峰 .
气象科技, 2003, (02) :109-114
[6]   沈阳空气质量时空变化 [J].
石宇虹 ;
张菁 ;
刘从容 .
气象科技, 2002, (05) :313-317
[7]   大气气溶胶研究新动向 [J].
汪安璞 .
环境化学, 1999, (01) :10-15
[8]  
Air Pollution and Daily Mortality in the Coachella Valley, California: A Study of PM10 Dominated by Coarse Particles[J] . Bart D. Ostro,Susan Hurley,Michael J. Lipsett.Environmental Research . 1999 (3)
[9]  
Characteristic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atmospheric aerosols in Hong Kong: spatial and seasonal distributions[J] . Y. Qin,Chak K. Chan,L.Y. Chan.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1997 (1)
[10]  
How contribute emission of PM10 and meteorology to concentrations of fine particles in the Netherlands[J] . J.T. Van der Wal,L.H.J.M. Janssen.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