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对中医药研究的意义及建模方法新思路

被引:26
作者
崔轶凡
王庆国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关键词
证候动物模型; 病证结合模型; 研究意义; 建模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证候动物模型在中医证候以及中药药理研究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发展水平的滞后已经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的瓶颈;以目前的研究水平来看,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是最适合中医药研究的技术平台,在研究中,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无监督方法,建立疾病的证候诊断标准,可以保证纳入病例的客观性;以此为标准,从多种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建立方法中选择出与临床最吻合的一种,再通过方证相应("证实")及方证相左("证伪")对动物模型的疗效反证,评价其可靠性,这种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思路与方法,既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又能够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去证实,将为疾病实验研究及中药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46 / 44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病证结合证候模型研究基本思路 [J].
赵慧辉 ;
王伟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6, (12) :762-764
[2]   证候动物模型研究的思索 [J].
刘涛 ;
王伟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6, (09) :550-551
[4]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概论 [J].
陈小野 .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1999, (03) :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