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磷互作对红壤丘岗地区旱作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何园球
李成亮
王兴祥
熊又升
沈其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
关键词
红壤丘岗地区; 水磷互作; 水稻旱作; 生物量和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6 [陆稻(旱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水和磷互作对旱作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壤含水量和施磷量对旱作水稻生物量和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且二者的交互作用十分明显,影响程度以籽粒> 茎>根。上壤含水量为饱和持水量的60%时对旱作水稻生物量和产量影响较大,而80%和100%时几乎没有影响。旱作水稻生物量和产量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这说明控制土壤水分为饱和持水量的80%时就能完全满足旱作水稻的生长,但要求获得较高的产量时必须注意磷肥的投入,或者采取一些凋控措施提高土壤磷的利用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不同水分和施磷量对旱作水稻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J].
何园球 ;
沈其荣 ;
王兴祥 ;
李志明 .
土壤学报, 2003, (06) :901-907
[2]   水稻旱作条件下土壤水分对红壤磷素的影响 [J].
何园球 ;
沈其荣 ;
孔宏敏 ;
王兴祥 ;
熊又升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2) :5-8
[3]   不同水分管理方式下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 [J].
钱晓晴 ;
沈其荣 ;
徐勇 ;
王娟娟 ;
沈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3) :399-404
[4]   玉米苗期调亏控水与磷协同效应研究 [J].
赵彦锋 ;
吴克宁 ;
李玲 ;
王同朝 .
河南农业科学, 2002, (02) :4-7
[5]   退化红壤肥力障碍特征及重建措施Ⅲ.典型地区红壤磷素积累及其环境意义 [J].
鲁如坤 ;
时正元 .
土壤, 2001, (05) :227-231+238
[6]   水稻旱作及对旱作环境的适应性研究进展 [J].
崔国贤 ;
沈其荣 ;
崔国清 ;
李良勇 .
作物研究, 2001, (03) :70-76
[7]   旱作条件下水稻的生物效应及表层覆盖的影响 [J].
石英 ;
沈其荣 ;
茆泽圣 ;
李伟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3) :271-277
[8]   土壤磷运移研究 [J].
吕家珑 ;
张一平 ;
张君常 ;
苏仕平 .
土壤学报, 1999, (01) :75-82
[9]   土壤水分胁迫对小麦养分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J].
石岩 ;
林琪 ;
李素美 ;
位东斌 ;
于振文 ;
余松烈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 (01) :50-56
[10]   限量灌水和磷营养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J].
梁银丽 ;
康绍忠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7, (01) :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