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上游河流水化学的影响因素及DIC来源

被引:68
作者
李甜甜
季宏兵
江用彬
王丽新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资源环境与GIS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赣江上游; 水化学; 溶解无机碳; δ13C;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3 [水文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赣江上游38处水体采样点的水化学特征和溶解无机碳稳定同位素的分析,发现其总溶解质浓度较低,其中,阳离子以Na+、Ca2+为主,阴离子以Cl-和HCO3-为主,Si的浓度较高,表征了典型硅酸盐地区河流的水化学组成特征。通过海盐校正分析得出,研究区大气降水对河水溶解质的贡献率为11.5%,扣除降水的贡献部分,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计算得出赣南流域受硅酸盐岩风化作用强烈,同时由于受附近盐矿的影响,蒸发盐岩的风化作用显著。另外,根据!13C溶解无机碳DIC的测量值约为-8.35‰~-13.74‰,平均为-11.65‰,利用质量平衡计算得出,研究区DIC的主要来源,约68.5%来自于土壤CO2,31.5%来自于碳酸盐矿物的溶解,进而得出流域岩石化学风化过程消耗的土壤CO2为2.11×105mol/yr·km2,来自碳酸盐本身的HCO-3含量为9.6×104mol/yr·km2。由于地理位置和流域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的差异,各支流DIC来源的比例亦有所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764 / 77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贵州喀斯特地区河流的研究——碳酸盐岩溶解控制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韩贵琳
    刘丛强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4) : 394 - 406
  • [2] 碳同位素和水化学在示踪贵阳地下水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污染中的应用
    李思亮
    刘丛强
    陶发祥
    郎赟超
    韩贵琳
    [J]. 地球化学, 2004, (02) : 165 - 170
  • [3] 流域盆地的风化作用与全球气候变化
    李晶莹
    张经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3) : 411 - 419
  • [4] 赣州上游河流含沙量变化趋势分析
    徐伟成
    白雪
    [J]. 江西水利科技, 2001, (04) : 242 - 249
  • [5] 北江流域有机碳侵蚀通量的初步研究
    高全洲
    沈承德
    孙彦敏
    易惟熙
    [J]. 环境科学, 2001, (02) : 12 - 18
  • [6] 西江流域的有机碳侵蚀通量
    高全洲
    沈承德
    孙彦敏
    易惟熙
    [J]. 沉积学报, 2000, (04) : 639 - 645
  • [7] 中国东部河流颗粒物的地球化学性质
    陈静生
    洪松
    王立新
    王飞越
    [J]. 地理学报, 2000, (04) : 417 - 427
  • [8] 珠江水系河水主要离子化学特征及成因
    陈静生
    何大伟
    [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6) : 61 - 68
  • [9] 沿海地区海盐和大气污染物反应的致酸作用
    姚小红
    黄美元
    高会旺
    郝吉明
    [J]. 环境科学, 1998, (03) : 24 - 29
  • [10] 川贵地区长江干支流河水主要离子含量变化趋势及分析
    陈静生
    夏星辉
    蔡绪贻
    [J]. 中国环境科学, 1998, (02) : 36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