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及型消费:共享经济范式下群体消费逻辑演进的分析框架

被引:5
作者
刘凯强 [1 ]
范和生 [2 ,3 ]
机构
[1] 安徽大学法学院
[2] 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
[3]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关键词
可及型消费; 共享经济; 消费逻辑; 分析框架;
D O I
10.19624/j.cnki.cn42-1005/c.2018.11.002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共享作为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全新经济趋势,正在以移动互联媒介、大数据平台等新型技术和独特的经营理念、价值支撑改变我国传统消费模式,群体消费逻辑随之发生着诸如从"占有型消费"变迁为"租赁型消费"、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动态博弈、符码消费与实物消费断裂间弥合、资源空耗进阶环保自觉等维度变化。可及型消费是深受共享范畴影响下的理论探索模型,实质是通过建立在所有权与使用权彼此剥离基础上的信息技术消费,最终达到供给侧与需求池相匹配。对其成因的考证可从现代性时空抽离的"身—物缺场"、科技工具杠杆作用、人格信任与系统信任机制双重干预以及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等方面出发,以期推动当下消费体系的矫正与再塑。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分享经济下的协同消费:占有还是使用? [J].
卢东 ;
刘懿德 ;
Ivan KWLai ;
曾小桥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8, 40 (08) :125-140
[2]   分享经济中的消费者:自我认同与生活方式的新可能与其悖论 [J].
蔡楚佳 ;
张敦福 .
广东社会科学, 2018, (02) :193-201
[3]   共享经济模式下协同消费行为研究述评与展望 [J].
梁晓蓓 ;
贺明华 .
经济问题探索, 2018, (02) :175-185
[4]   共享消费新模式及其可持续指向 [J].
胡雪萍 .
理论探索, 2017, (06) :90-94
[5]   共享经济:理论与现实 [J].
董成惠 .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6, 31 (05) :4-15
[6]   符码消费镜像中的心理异化及实践逻辑——兼论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学 [J].
范和生 ;
刘凯强 .
宁夏社会科学, 2016, (02) :104-109
[7]   消费不平等:资源支配逻辑和机会结构重塑 [J].
张翼 ;
林晓珊 .
甘肃社会科学, 2015, (04) :1-7
[9]   生态经济建设: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J].
霍艳丽 ;
刘彤 .
企业经济, 2011, 30 (10) :63-66
[10]   “嵌入性”:两种取向及其分歧 [J].
符平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5) :141-16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