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脑缺血后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8
作者
王慧娟
李陈莉
赵秀丽
邢敏
赵春芳
李玉凤
机构
[1] 河北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2] 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
[3] 河北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石家庄
[4] 石家庄
关键词
脑缺血; 大脑顶叶皮质; 突触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1 [病理解剖学与组织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4 ;
摘要
目的:探讨脑缺血损伤对突触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制成脑缺血模型,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大脑顶叶皮质突触的变化。结果: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神经毡内突触数目逐渐减少;突触结构中突触小泡、线粒体也发生改变。缺血48 h,突触小泡减少,甚至消失;线粒体变性、减少乃至消失,嵴减少或消失呈空泡状。突触前后膜被破坏,典型的突触结构已不存在。结论:脑缺血后,随缺血时间延长,突触结构异常,突触密度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587 / 59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现代神经生物学[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万选才等主编, 1999
[2]   DEVELOPMENT OF POLYCLONAL ANTIBODIES AND EVALUATION OF A SENSITIVE RADIOIMMUNOASSAY FOR DETECTION AND MEASUREMENT OF SYNAPTOPHYSIN [J].
STRIDSBERG, M ;
LUNDQVIST, G ;
ENGSTROM, U ;
WILANDER, E ;
SU, H ;
GOBL, A ;
OBERG, K .
ACTA NEUROPATHOLOGICA, 1994, 87 (06) :635-641
[3]   TEMPERATURE EFFECT ON IMMUNOSTAINING OF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 AND SYNAPTOPHYSIN AFTER 30 MINUTES OF FOREBRAIN ISCHEMIA IN RAT [J].
MIYAZAWA, T ;
BONNEKOH, P ;
HOSSMANN, KA .
ACTA NEUROPATHOLOGICA, 1993, 85 (05) :526-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