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21
作者
曹健 [1 ]
蒋跃绒 [2 ]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潞河教学医院心内科
[2]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
关键词
冠心病;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进而比较两者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潞河教学医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给予瑞舒伐他汀片,每次10mg,每天1次;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每次10mg,每天1次,连用6个月。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血脂、hs-CRP、Hcy及IMT的变化,并记录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瑞舒伐他汀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脂、hs-CRP、Hcy的水平明显下降,IMT的厚度明显减小(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瑞舒伐他汀组对总胆固醇、hs-CRP的影响更明显(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血脂、hs-CRP及Hcy水平,并能够降低IMT的厚度,通过调脂抗炎作用延缓斑块的形成,但瑞舒伐他汀疗效更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060 / 106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C反应蛋白(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冠心病冠脉损伤的预测价值 [J].
夏米斯努尔 .
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5 (02) :270-271
[2]   苦碟子联合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影响研究 [J].
李云霞 ;
蔡九英 ;
张雅卓 .
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30) :3425-3427
[3]   他汀类药物多效性临床应用新进展 [J].
于福恩 ;
万明花 ;
孙红国 ;
江毅 ;
贾玉敏 .
山东医药, 2011, 51 (01) :114-115
[4]   高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J].
童海 ;
涂玉林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0, 18 (09) :746-750
[5]   颈动脉超声结合危险因素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 [J].
谢静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 18 (09) :1263-1263
[6]   老年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检出情况分析 [J].
潘永瑜 ;
刘芳 ;
刘蓓菁 .
中国全科医学, 2009, 12 (13) :1209-1210
[7]   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 [J].
刘国仗 ;
吴宁 ;
胡大一 ;
陶萍 ;
诸骏仁 ;
郭林妮 ;
郭静萱 ;
游凯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8, (06) :5-13
[8]  
Impact of 10<ce:hsp sp="0.25"/>mg rosuvastatin daily or alternate-day on lipid profile and inflammatory markers[J] . Jian-Jun Li,Ping Yang,Jun Liu,Yan-Jun Jia,Zi-Cheng Li,Yuan-Lin Guo,Na-Qiong Wu,Yi-Da Tang,Li-Xin Jiang.Clinica Chimica Acta . 2011 (1)
[9]   Association study of four variants in KCNQ1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J].
Chen, Zhong ;
Zhang, Xiaofeng ;
Ma, Genshan ;
Qian, Qi ;
Yao, Yuyu .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 2010, 37 (01) :20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