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VIC模型模拟黑河上游流域水分和能量通量的时空分布

被引:23
作者
何思为 [1 ]
南卓铜 [1 ,2 ]
张凌 [1 ]
余文君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分通量; 能量通量; VIC模型; 时空分布; 山区河流; 黑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受地形起伏影响,山区流域的水分和能量通量时空分布差异很大.利用水文模型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对黑河上游流域的水文和能量时空分布进行了模拟,并通过观测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VIC模型能够较合理地模拟研究区径流过程,对净辐射的计算也较准确,模拟得到的部分水分通量和能量通量(感热、潜热和土壤热通量)在趋势上较一致,但在数量上存在偏差.积雪过程对研究区的水文和能量循环有重要影响,VIC模型对积雪的模拟偏差较大,导致了每年4月左右的模拟径流偏低,也没有模拟出积雪融化导致的土壤含水量上升;同时,积雪模拟的不准确也明显影响到能量通量的模拟.在研究区,土壤水分变化受土壤冻融影响明显,VIC模型对气温较高、不发生冻融过程的7-9月土壤水分变化模拟较好,但是在其他月份,对积雪及表层土壤消融导致的土壤水分迅速增加和土壤冻结导致的土壤水分迅速减少两个过程的模拟比较差;VIC模型能够给出水分和能量各通量的时空分布,较好地揭示研究流域各个通量的空间异质性及相互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2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寒区典型下垫面冻土水热过程对比研究(Ⅰ):模型对比 [J].
阳勇 ;
陈仁升 ;
叶柏生 ;
宋耀选 ;
刘俊峰 ;
韩春坛 ;
刘章文 .
冰川冻土, 2013, (06) :1545-1554
[2]   寒区典型下垫面冻土水热过程对比研究(Ⅱ):水热传输 [J].
阳勇 ;
陈仁升 ;
叶柏生 ;
宋耀选 ;
刘俊峰 ;
韩春坛 ;
刘章文 .
冰川冻土, 2013, 35 (06) :1555-1563
[3]   祁连山葫芦沟流域高山寒漠带非冻结期水文特征 [J].
韩春坛 ;
陈仁升 ;
刘俊峰 ;
阳勇 ;
刘章文 .
冰川冻土, 2013, 35 (06) :1536-1544
[4]   沙坡头地区地形对凝结水形成特征的影响 [J].
潘颜霞 ;
王新平 ;
张亚峰 ;
虎瑞 .
中国沙漠, 2014, 34 (01) :118-124
[5]   黑河上游山区典型站的水热过程模拟研究 [J].
陈浩 ;
南卓铜 ;
王书功 ;
赵林 .
冰川冻土, 2013, (01) :126-137
[6]   近10年黑河流域上游积雪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J].
党素珍 ;
刘昌明 ;
王中根 ;
吴梦莹 .
资源科学, 2012, 34 (08) :1574-1581
[7]   四个概念性水文模型在黑河流域上游的应用与比较分析 [J].
何思为 ;
南卓铜 ;
王书功 ;
丁永建 .
水文, 2012, 32 (03) :13-18
[8]   数字黑河的思考与实践 3:模型集成 [J].
李新 ;
程国栋 ;
康尔泗 ;
徐中民 ;
南卓铜 ;
周剑 ;
韩旭军 ;
王书功 .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 (08) :851-865
[9]   黑河上游冰沟流域典型积雪期水文情势 [J].
李弘毅 ;
王建 ;
白云洁 ;
李哲 ;
窦燕 .
冰川冻土, 2009, (02) :293-300
[10]   一种基于MMS的改进降水径流模型在中国西北地区黑河上游流域的应用 [J].
周剑 ;
李新 ;
王根绪 ;
胡宏昌 ;
钞振华 ;
George Leavesley ;
Steve Markstrom ;
Roland Viger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4) :72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