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条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台地样式及其沉积响应特征
被引:92
作者:
高志前
樊太亮
焦志峰
李岩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寒武—奥陶系;
台地结构;
沉积演化;
层序—沉积相模式;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6.01.003
中图分类号:
P544.1 [];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寒武纪到奥陶纪,塔里木盆地经历了早、中寒武世缓坡型碳酸盐岩台地,晚寒武世—早中奥陶世弱镶边斜坡型碳酸盐岩台地,晚奥陶世早期孤立型碳酸盐岩台地和晚奥陶世中晚期淹没型碳酸盐岩台地四种不同台地结构型式的演变。不同类型的碳酸盐岩台地在其剖面结构、台地边缘特征、沉积相构成等方面有着显著差异,它控制了不同区域沉积相类型和特征,并决定了烃源岩、储集岩和区域盖层的发育条件和展布规律。通过地震、钻井层序地层分析,总结出了不同类型的碳酸盐岩台地结构的层序—沉积相模式。在碳酸盐岩台地演变过程中,塔里木盆地发育二期坡折带:寒武纪—早中奥陶世形成第一期坡折带,沿着库南1井—满参1井—塔东2井一线分布,呈向西凸伸的弧形带;晚奥陶世发育第二期坡折带,由库南1井—满参1井—塔中1井—塘参1井延伸,呈向东凸伸的弧形带。坡折带的迁移变化,反映着台地样式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7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