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周期对春夏大豆品种生育阶段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杜维广,张桂茹,满为群,栾晓燕,陈怡,谷秀芝,赵政文
机构
[1] 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光周期;生育阶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作者于1990~1991年,在哈尔滨和长沙两地采用8小时和16小时光周期诱导,研究黑河5、黑衣33、晋豆1和湘春14四个品种光周期反应。结果表明:1、各品种短光性强弱顺序,在哈尔滨是晋豆1>湘春14>黑河5>黑衣33;长沙则为黑河5>湘春14、黑农33>晋豆1。2、在哈尔滨经8小时光周期诱导,V_e~R_8期黑河5和黑衣33日数比自然光照缩短,主要是V_e~R_1和R_1~R_3期日数缩短所致,晋豆1和湘春14仅是由V_e~R1日数缩短的原因引起。3、在哈尔滨黑河5和黑农33经8小时光周期诱导,R_1~R_3期有缩短的后效应,R_4~R_7、R_5~R_8、R_6~R_6期有延长的后效应。晋豆1和湘春14未表现这种后效应。4、大豆的短光照性和光周期的后效应和品种原产纬度、生长季节光照(温度)、品种光照生态类型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试论大豆光周期育种 [J].
杜维广 ;
张桂茹 ;
赵政文 ;
程舜华 .
作物研究, 1990, (04) :7-9
[2]   光长对大豆生育的后效应及对植株性状的影响 [J].
徐六康 ;
钟金传 ;
刘汉中 .
中国农业气象, 1990, (01) :22-25+28
[3]   野生和半野生大豆产量和蛋白质资源潜力的研究(Ⅰ)——中国春大豆区野生和半野生大豆光照生态反应的分析 [J].
王金陵 ;
孟庆喜 ;
武天龙 ;
赵淑文 ;
杨庆凯 ;
马占峰 ;
吴忠璞 ;
高凤兰 .
东北农学院学报, 1984, (03) :20-26
[4]   大豆生态研究——Ⅰ.中国不同纬度野生大豆的光温生态分析 [J].
徐豹 ;
路琴华 .
大豆科学, 1983, (03) :155-168
[5]   中国野生大豆光周期生态类型分析 [J].
邵启全 ;
林章棋 ;
周端敏 .
作物学报, 1980, (01) :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