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系统储层流动单元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19
作者
宋子齐
杨立雷
王宏
李燕
孙丽娜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
关键词
灰色系统; 流动单元; 综合评价; 分类特征; 分析方法; 实际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12 [油气水渗流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针对陕北斜坡中部特低渗透储层储集性能和渗流结构差异大、流动层带复杂的特点,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测井、钻井取心及有关地质资料,匹配、拟合和提取参数,统计分析特征值及其综合评价储层流动单元的方法。通过该区长3、长4+5特低渗储层流动单元类型和流动层带指标分析,综合考虑储层微观孔隙几何特征、沉积、成岩特征、岩性、物性及地层参数分布特征等10个参数,在其聚类分析基础上,确定了Ⅰ、Ⅱ、Ⅲ、Ⅳ类流动单元及其评价划分准则。利用矩阵分析、标准化、标准指标绝对差的极值加权组合放大及综合归一,实现了灰色系统理论集成和综合储层的多种信息,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该区特低渗透储层性质、特征和差异,指出了该Ⅰ、Ⅱ类好的流动单元分布发育的规模和范围虽然较小,但它们的渗流能力和储集能力明显较好,它们的区域和层位,是该区特低渗透储层含油有利区预测评价的主要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灰色系统储盖组合精细评价的分析方法 [J].
宋子齐 ;
谢向阳 ;
王浩 ;
赵磊 ;
王瑞飞 .
石油学报, 2002, (04) :37-41+5
[2]   国外流动单元描述与划分 [J].
金佩强 ;
杨克远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8, (04) :52-54
[3]   储层定量评价指标和权系数研究 [J].
宋子齐 ;
谭成仟 ;
王建功 ;
周文革 .
测井技术, 1997, (05) :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