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0 条
气候系统模式对北极涛动的模拟
被引:17
作者:
辛晓歌
[1
]
周天军
[1
]
宇如聪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LaSW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北极涛动(AO);
IPCC;
20世纪气候模拟;
耦合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本文系统分析了参与IPCC AR4"20世纪气候模拟"(20C3M)的23个气候系统模式模拟的1950~1999年冬季(JFM)北极涛动(AO).结果表明,在22个模式中,AO模态都表现为北半球中高纬大气年际变率的第一模态.不过,18个模式模拟的AO模态在北太平洋地区表现偏强,有两组模式结果均表明,提高模式的水平分辨率能够克服此偏差.所有模式模拟的AO指数均未出现与观测相当的增强趋势,只有两个模式(ECHO-G和UKMO-HadGEM1)模拟的AO指数与观测存在显著正相关.多数模式能够模拟出纬向风伴随AO位相变化在中高纬出现的偶极子异常特征,部分模式对平流层AO特征的模拟能力仍需要提高.对AO垂直结构模拟较好的模式,例如CCSM3、MRI-CGCM2.3.2和UKMO-HadGEM1,能够较为合理地再现伴随AO指数增强出现的极区平流层变冷和中纬度对流层增暖现象.AO与欧亚大陆地表气温和降水的相关分布,在多数模式中有较好的体现,个别模式还对AO与东亚气候的相关关系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对AO各指标均有较好模拟能力的模式是UKMO-HadGEM1.本文结果为改进气候系统模式对北极涛动的模拟能力提供了依据,亦为学术界利用IPCCAR4的耦合模式数据、开展与AO相关的气候变率研究提供了基础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37 / 351
页数:1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