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青藏高原隆升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8
作者
:
刘代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工业大学湖南长沙
刘代志
机构
:
[1]
中南工业大学湖南长沙
来源
:
地质论评
|
1992年
/ 01期
关键词
:
动力学模型;
隆升;
青藏高原;
D O I
:
10.16509/j.georeview.1992.01.007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根据青藏高原隆升特点和前人科考成果,结合笔者利用卫星重力资料求得的地幔蠕动流分布格局和岩石圈底部切向应力场值,设计了高原隆升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通过计算获得高原下地幔流的有效粘滞系数(η=1018—1023PaS),并求得地幔流南北向蠕动的平均速率(v≈5.26cm/a)和高原现今隆升的速率(预测)值为7mm/a。据此讨论了高原隆升的动力学机制,指出高原隆升原因是高原周边地区地幔流向高原下蠕动会聚、挤压而成。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青藏高原均衡场与非潮汐重力测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福珍
张赤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张赤军
倪志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倪志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燕平
[J].
地球物理学报,
1989,
(04)
: 465
-
469
[2]
青藏高原深部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崔作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综合大队
崔作舟
[J].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7,
(03)
: 1
-
15
[3]
西藏洛扎—羊八井地区的磁大地电流地壳测深
袁学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
袁学诚
李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
李立
金国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
金国元
朱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
朱建华
鹿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
鹿刚
冯益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
冯益普
林秀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
林秀萱
Pham Van Ngoc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
Pham Van Ngoc
D.Boye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
D.Boyer
P.Therm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
P.Thermé
J.L.Miel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
J.L.Miel
[J].
地质学报,
1985,
(01)
: 25
-
32
[4]
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讨
李吉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李吉均
文世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文世宣
张青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张青松
王富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王富葆
郑本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郑本兴
李炳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李炳元
[J].
中国科学,
1979,
(06)
: 608
-
616
[5]
西藏第四纪地质[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 1983
←
1
→
共 5 条
[1]
青藏高原均衡场与非潮汐重力测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福珍
张赤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张赤军
倪志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倪志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燕平
[J].
地球物理学报,
1989,
(04)
: 465
-
469
[2]
青藏高原深部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崔作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综合大队
崔作舟
[J].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7,
(03)
: 1
-
15
[3]
西藏洛扎—羊八井地区的磁大地电流地壳测深
袁学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
袁学诚
李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
李立
金国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
金国元
朱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
朱建华
鹿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
鹿刚
冯益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
冯益普
林秀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
林秀萱
Pham Van Ngoc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
Pham Van Ngoc
D.Boye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
D.Boyer
P.Therm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
P.Thermé
J.L.Miel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
J.L.Miel
[J].
地质学报,
1985,
(01)
: 25
-
32
[4]
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讨
李吉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李吉均
文世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文世宣
张青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张青松
王富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王富葆
郑本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郑本兴
李炳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李炳元
[J].
中国科学,
1979,
(06)
: 608
-
616
[5]
西藏第四纪地质[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 198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