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可操作性完善——基于实践操作的体系性反思

被引:7
作者
孟斌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2]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关键词
犯罪记录封存; 可操作性; 封存程序; 解封程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犯罪记录封存能够促进未成年人回归社会,是少年司法的特色制度。但是具体制度的实施,需要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则支撑。犯罪记录封存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在当前概括性立法的情形下,需要认真总结、借鉴我国各地的探索经验,对犯罪记录封存的范围、封存的方式、封存程序、效果与解封程序等具体问题进行细化规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制度分析与配套设计 [J].
娄超 .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2, (12) :75-80+68
[2]   论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构建 [J].
黄晓亮 ;
徐啸宇 .
法学杂志, 2012, 33 (03) :14-18
[3]   “犯罪记录”和“前科”混淆性认识的批判性思考 [J].
于志刚 .
法学研究, 2010, 32 (03) :42-56
[4]   未成年人轻罪记录消灭制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综述 [J].
王邕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9, (05) :49-53
[5]   论法律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J].
曹祜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4, (03) :13-18
[6]  
法学方法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杨仁寿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