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开放、企业学习及适应能力和产业成长模式转型——中国汽车产业案例研究

被引:35
作者
宋泓
柴瑜
张泰
机构
[1]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2] 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
[3] 国务院研究室
关键词
互动学习; 产业成长; 汽车产业;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4.08.008
中图分类号
F426.47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综合了新古典和结构主义学派关于产业成长与市场环境之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落后国家产业成长的特点,运用“互动学习和产业成长”分析框架,研究了在加入WTO后(市场开放)我国汽车产业中跨国公司和当地企业的战略调整以及这两类企业之间相对竞争优势的变化,并结合当地企业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分析了该产业的未来变化趋势。本项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1)伴随加入WTO而进行的投资和贸易自由化进程使得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采取了竞相进行合资或引进新车型的战略,从而加深了它们对跨国公司的依附程度。(2)国内企业和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以及双方实力和能力对比的变化导致中国汽车产业的成长模式在向依附形式转变。(3)在跨国公司超强竞争优势下,落后国家新兴产业和弱小企业的发展必须得到当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但是,这只是必要条件,而决非充分条件。在保护环境下,企业会追求最容易、最迅速的赢利方式,譬如,单纯利用市场保护享受高额利润,而不进行产品开发、技术学习和创新等能力建设。因而,政府的强有力鞭策和要求以及当地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互动学习关系的建立等都是当地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4+156 +15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成长:模式和政策选择 [J].
宋泓 ;
柴瑜 .
改革, 1999, (04) :23-33
[2]  
先行一步.[M].陆吉安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   AN EMPIRICAL-TEST OF THE INFANT INDUSTRY ARGUMENT [J].
KRUEGER, AO ;
TUNCER, B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2, 72 (05) :1142-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