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24
作者
陈肖家 [1 ]
张庆文 [2 ]
季晖 [3 ]
王一涛 [2 ]
屠鹏飞 [1 ]
李绍平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系
[2] 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
[3]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淫羊藿; 总黄酮; 紫外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D O I
10.16155/j.0254-1793.2007.05.004
中图分类号
R284 [中药化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比较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总黄酮含量的差异,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可靠性。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淫羊藿苷为指标性成分,在270 nm 波长处进行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以 ZORBAX SB-C18柱(250mm×4.6 mm,5μm)为分析柱,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经紫外光谱识别的黄酮类成分(部分经 ESI-MS 确认),除朝藿定 C、淫羊藿苷、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和宝藿苷Ⅰ以自身对照外,其他黄酮类成分均以淫羊藿苷为参比进行定量,淫羊藿总黄酮含量等于朝藿定 C、淫羊藿苷、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宝藿苷Ⅰ和其他黄酮成分含量之和。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淫羊藿苷在2.45~24.5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测得淫羊藿总黄酮含量以淫羊藿苷计为56.6%。高效液相色谱法中,与淫羊藿苷紫外光谱相似的33个色谱峰,MS 归属了其中10个主要成分均为黄酮类成分。朝藿定 C、淫羊藿苷、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和宝藿苷Ⅰ分别在0.093~1.852μg(r=0.9998)、0.107~2.136μg(r=0.9997)、0.094~1.876μg(r=0.9998)、0.098~1.956μg(r=0.9998)线性关系良好,淫羊藿总黄酮含量为35.6%。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淫羊藿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考证。
引用
收藏
页码:625 / 6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粗毛淫羊藿及其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的含量 [J].
陈惠玲 ;
王建科 ;
张丽丽 ;
吴珍云 .
中国中药杂志, 2000, (04) :47-49
[2]   Baohuoside-1, a novel immunosuppressive molecule, inhibits lymphocyte activa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J].
Ma, AL ;
Qi, SJ ;
Xu, DS ;
Zhang, XC ;
Daloze, P ;
Chen, HF .
TRANSPLANTATION, 2004, 78 (06) :831-838
[3]  
具有抗骨质疏松作用的淫羊藿总黄酮的制备方法[P]. 李萍;季晖;姜艳;李勇;王明权;陈飞龙;俞友强.中国专利:CN1151164C,2003-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