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祁连山圆柏群落优势种群间的联结性

被引:11
作者
陈文年
吴宁
罗鹏
晏兆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都现在地址:四川省内江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3] 成都
关键词
祁连山圆柏群落; 种间联结性; 逆行演替; 干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45271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应用方差分析、χ2 -测验、点相关系数和Jaccard指数等技术对岷江上游祁连山圆柏群落中 12个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 12个优势种群在总体上呈显著的负联结 ,这跟该群落目前所处的演替状态及干扰造成的环境不稳定有密切的关系 .②在 6 6个种对中 ,经 χ2 -检验联结性达到显著的有 4对 ,即西南樱桃与多叶飞蓬 ,腋花马先蒿和甘川紫菀 ,黄总花与银莲花 ,多叶飞蓬和甘川紫菀 .这 4个种对显著的联结性跟物种本身的生物学习性有关 .③金花小檗、川西锦鸡儿是该群落逆行演替的代表种 ,由二者之一参与形成的各种对联结性最弱 ,这两种植物与群落中的其它物种形成较强的联系 ,还需要一个过程 .图 1表 5参 36
引用
收藏
页码:712 / 7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四川植物志(第二卷)..管中天;.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2]  
海南岛热带林生物多样性及其形成机制.[M].蒋有绪等著;.科学出版社.2002,
[3]  
现代生态学.[M].戈峰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
[4]  
普通生态学.[M].尚玉昌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动物生态学原理.[M].孙儒泳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6]  
植物群落学.[M].王伯荪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7]  
四川植被.[M].四川植被协作组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8]  
中国植被.[M].吴征镒主编;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编著;.科学出版社.1980,
[9]  
普通生态学实验手册.[M].[美]考克斯(G·W·Cox) 著;蒋有绪 译.科学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