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陆架沉积环境对末次冰盛期以来海面阶段性上升的响应

被引:23
作者
李广雪 [1 ,2 ]
刘勇 [1 ,2 ]
杨子赓 [3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2]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海面变化; 海侵边界层; 潮流沙脊体系; 中国东部陆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1 [海洋沉积];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到目前,还缺乏关于大型陆架系统对全球海面变化响应的研究,5年来我们对中国东部宽阔的陆架海底进行详细制图研究,结果表明:现代中国东部陆架海底沉积环境分布与末次冰盛期以来的海面变化之间有很好的响应关系;目前的陆架海底被3个沉积体系覆盖,即低海面期的古滨带、冰消期的海侵体系和高海面期的涡漩及近岸带沉积体系;末次冰期后期以来,可区分出3个快速海面上升期和3个慢速上升期。在快速上升期,海底形成了代表海岸快速移动的混杂沉积-海侵边界层,海岸平均移动速度10~22cm/a(最大64cm/a),缓慢上升期,形成了陆架广泛分布的潮流沙脊体系,三期沙脊体系之间有继承性演化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东海2万年来海平面变化分析 [J].
辛立国 ;
李广雪 ;
李西双 ;
马妍妍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5) :699-704+698
[2]   东海大陆架南部边缘晚更新世淹没海滩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沈浩杰 ;
王先兰 .
沉积学报, 1999, (S1) :782-788
[3]   关于东海大陆架晚更新世最低海面 [J].
朱永其 ;
李承伊 ;
曾成开 ;
李伯根 .
科学通报, 1979, (07) :317-320
[4]  
中国近海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许东禹等主编, 1997
[5]  
东海地质[M]. 科学出版社 , 秦蕴珊, 1987
[6]  
High-resolution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of epicontinental sea deposits, central–eastern Yellow Sea[J] . S.K Chough,J.W Kim,S.H Lee,Y.J Shinn,J.H Jin,M.C Suh,J.S Lee.Marine Geology . 2002 (3)
[7]   The Shandong mud wedge and post-glacial sediment accumulation in the Yellow Sea [J].
Liu, JP ;
Milliman, JD ;
Gao, S .
GEO-MARINE LETTERS, 2002, 21 (04) :212-218
[8]  
Environmental processes of the ice age: land, oceans, glaciers (EPILOG)[J] . Alan C Mix,Edouard Bard,Ralph Schneider.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 2001 (4)
[9]  
A 300 000-yr coral reef record of sea level changes, Mururoa atoll (Tuamotu archipelago, French Polynesia)[J] . G.F Camoin,Ph Ebren,A Eisenhauer,E Bard,G Faure.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 2001 (1)
[10]   Last glacial sea-level changes and paleogeography of the Korea (Tsushima) Strait [J].
Park, SC ;
Yoo, DG ;
Lee, CW ;
Lee, EI .
GEO-MARINE LETTERS, 2000, 20 (02) :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