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CV感染的电镜研究

被引:5
作者
陈良标
陈佩兰
田惠英
刘超英
李琳
安萍
机构
[1] 北京军区总医院解放军肝病研究所电镜室,北京军区总医院解放军肝病研究所电镜室,北京军区总医院解放军肝病研究所电镜室,北京军区总医院解放军肝病研究所电镜室,北京军区总医院解放军肝病研究所电镜室,北京军区总医院解放军肝病研究所电镜室
关键词
肝炎病毒,丙型; 白细胞,单核; 显微镜检查,电子; 免疫组织化学; 聚合酶链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6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以常规电镜和免疫电镜技术 ,发现和证实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丙型肝炎病毒 (HCV)颗粒。试图在病毒形态学和形态发生学上证实PBMCs的HCV感染和复制。方法 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分别检测 2 8例患者PBMCs内HCVRNA和HCVAg ,对其中阳性标本重点进行电镜研究。 结果 HCVRNA和HCV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77 2 7% (17/ 2 2 )和 75 0 0 % (2 1/ 2 8) ,其中 10例HCVAg强阳性PBMCs的胞质空泡内发现直径分别约为 6 5nm和 110nm圆球形病毒颗粒 ,并可见病毒芽生形成现象。免疫电镜证实病毒颗粒及含病毒颗粒的空泡膜含HCV抗原性 ,确认所见为HCV颗粒。患者PBMCs显示核变形固缩和核 /浆比例增大等超微结构改变。结论 电镜及免疫电镜研究发现和证实了丙型肝炎患者PBMCs内复制的HCV样颗粒。从病毒形态及形态发生上证实患者PBMCs的HCV感染和复制。病毒在感染细胞胞质空泡部位合成和组装 ,以芽生方式进入胞质空泡内形成病毒颗粒。患者PBMCs显示核 /浆比例增大 ,核变形和固缩等超微结构改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丙型肝炎病毒RNA在人外周血白细胞中的存在及其意义 [J].
雷学忠 .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1996, (04) :103-107
[2]   丙型肝炎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J].
陈良标,安萍,陈佩兰,李岱,刘超英,田惠英,李琳,张桂霞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96, (03) :2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