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伦理与延迟的弥补——论记忆中的生和死

被引:8
作者
刘亚秋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关键词
社会记忆; 记忆伦理; 生者的记忆; 死者的记忆; 延迟的弥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2-05 [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记忆中的生和死问题居于记忆研究的核心,可以从社会科学和伦理两个维度对其进行理解。哈布瓦赫的"过去无法完全复原"和记忆的"现在中心论"/"吊起死者拯救生者"在社会科学层面论证了为了生者(现在)而舍弃死者(过去)的客观存在性,但它无法解释人们在伦理层面的"追忆过去"和纠结于过去。而如何处理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的关系,是记忆伦理的研究主题。哈布瓦赫所讨论的"亲历者记忆"与"非亲历者记忆"问题,以及记忆伦理所谈及的"延迟的弥补"问题都将记忆中的生和死问题延展到对人类文明形成的思考。生者的记忆分为"亲历者记忆"与"非亲历者记忆",基督教共同体的集体记忆主要依靠亲历者和非亲历者对死者记忆的不同处理方式得以完成;在代际的记忆关系中,生者(后代)对死者(前辈)的追忆和缅怀,则构成了对前辈的人情债的"延迟的弥补"。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9+238 +238-2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