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与社会公共安全

被引:9
作者
罗大文
张洪波
机构
[1] 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风险; 风险社会; 公共安全;
D O I
10.16523/j.45-1319.2007.08.007
中图分类号
X92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以高度的不确定性为基本特征的风险社会对当代人类社会安全提出了巨大挑战;其表现特征是:跨时空性、"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和深层(隐性)风险的影响巨大。西方社会理论从社会学、风险文化和经济管理三种理论路径分别提出了应对之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风险的社会理论学说.[M].(英)谢尔顿·克里姆斯基(SheldonKrimsky);(英)多米尼克·戈尔丁(DominicColding)编著;徐元玲;孟毓焕;徐玲等译;.北京出版社.2005,
[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4.[M].郑杭生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世界风险社会.[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原著;吴英姿;孙淑敏翻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风险社会.[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著;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
[5]  
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孙相东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6]  
自反性现代化.[M].(德)乌尔里希·贝克(UrichBack)等著;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
[7]  
失控的世界.[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s)著;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8]   风险社会:知识与实在——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知识问题”与“历史超越” [J].
陈忠 ;
黄承愈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6, (07) :92-97
[9]   风险社会政治学 [J].
乌尔里希·贝克 ;
刘宁宁 ;
沈天霄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03) :42-46
[10]   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上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 [J].
乌尔里希·贝克 ;
王武龙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3, (03) :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