氩离子束注入对水稻幼苗生长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杨美英
杨福
武志海
崔秋华
机构
[1]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粳稻; 幼苗; 氩离子束注入;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X);
D O I
10.13327/j.jjlau.2001.03.011
中图分类号
S511.035.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明离子束注入技术改良北方粳稻的可行性 ,试验采用能量为 30keV ,注入单位为 2 6× 10 13Ar+ /cm2 6个不同剂量的氩离子 (Ar+ )束 ,分别注入“农大 13”、“农大 7”、“秋田小町”3个粳稻品种 ,研究离子束注入后对各品种苗期性状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POX)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不同处理的发芽率、出苗率都低于对照 ,各处理的苗高表现为促进和抑制 2种作用。从 3个品种幼苗POX图谱看出 ,不同处理的谱带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而且与苗期性状上的差异比较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空间诱变因素对不同粳稻基因型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J].
徐建龙 .
核农学报, 2000, (01) :56-60
[2]   离子注入甜菜种子生物效应 [J].
曾宪贤 ;
王燕飞 ;
张石峰 ;
阿里根 ;
卜平 ;
刘军 ;
刘华君 .
科学通报, 1999, (04) :382-384
[3]   γ射线照射和离子束注入小麦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J].
王岳光 ;
王月福 ;
孙锡勇 ;
张凤玲 .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8, (04) :24-26
[4]  
离子束生物效应的研究Ⅲ.氮离子束注入对粳稻的生物效应[J]. 郭玉华,胡建成,刘世强,史维东,张国炳,马腾才.辽宁农业科学. 1995(05)
[5]   三种离子注入棉花种子的细胞学效应 [J].
程备久,李展,周立人 ,余增亮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3) :189-195
[6]   氮离子注入水稻机理与效应研究 [J].
夏英武,谢嘉华,舒庆尧,倪新强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3) :241-245
[7]   棉花离子束育种M1成苗率的研究 [J].
方其英,郑冬官,黄德祥,刘贯莲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3) :318-320
[8]   离子束应用于生物品种改良的研究进展 [J].
江泽慧,彭镇华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3) :295-298
[9]   加速器氩离子辐射对水稻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 [J].
左清凡 ;
梅曼彤 ;
卢永根 ;
邓红 ;
杨垂绪 .
核农学报, 1991, (04) :19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