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担保体系内银保风险共担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

被引:5
作者
梅强
许红珍
机构
[1]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用再担保; 银保风险共担; 企业融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9 [其他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作为贷款风险分散机构,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在与银行合作过程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我国再担保机构一直致力于完善银保合作机制,加强银保沟通,实现银保风险共担。国外一些再担保体系在银保风险共担方面相对比较成熟,值得我国再担保体系学习和借鉴。本文以再担保机构、担保机构和合作银行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动态仿真模型。将江苏省再担保数据,代入模型仿真模拟,研究银保风险共担对信用再担保体系系统模型内主体经济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在银保合作中承担一定风险,可以抵御代偿率增加对再担保体系发展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再担保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保证银行能够获得更为长远的利益。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高级系统动力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王其藩著, 1995
[2]   中日韩三国再担保制度比较分析 [J].
叶斌 .
华北金融, 2007, (11) :57-59
[3]   系统动力学简介及其相关软件综述 [J].
张波 ;
虞朝晖 ;
孙强 ;
李顺 ;
黄明祥 ;
王利强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0, 35 (02) :1-4
[4]   中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的构建 [J].
孙昌兴 ;
张春梅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13 (01) :62-66+91
[5]   日美意三种模式信用担保机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J].
文学舟 ;
梅强 .
经济问题探索, 2011, (07) :173-179
[6]  
System Dynamics. Katsuhiko O. . 2003
[7]  
The changing face of South Africa’s 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1991–2001. Michael Kahn,William Blankley. Industry and Higher Education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