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南八仙构造油气成藏模式及其对柴北缘勘探的启示
被引:18
作者:
高先志
陈发景
马达德
曹志红
汪立群
机构:
[1] 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石油大学!北京,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
来源:
关键词:
包裹体;
断层;
构造样式;
油气聚集模式;
油气藏;
第三系;
柴达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柴北缘为柴达木盆地北部一个以侏罗系生烃、第三系为主要储集层的含油气系统。南八仙构造是柴北缘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三级构造。该构造反映出柴北缘分别在早第三纪和晚第三纪受到不同方向、不同性质的区域挤压或压扭作用 ,并分别形成基底卷入型和盖层滑脱型两种不同构造样式的断层。基底卷入断层是下第三系储层形成油气藏必不可少的油源通道 ;晚第三纪滑脱型断层则对下第三系油气藏起破坏作用 ,并导致上第三系次生油气藏的形成。原油性质、储层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和包裹体正构烷烃分布都证明下第三系储层存在早晚两期油气注入 ,上第三系储层则为晚期油气注入。南八仙构造的油气成藏模式说明 ,加强断层活动史和封闭史研究对柴北缘油气评价有重要意义 ;与上第三系相比 ,下第三系的油气藏形成条件更有利。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59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