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定位轮作体系长期试验研究(IV)——土壤优势真菌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3
作者
马春梅 [1 ]
李恩普 [2 ]
邸伟 [1 ]
黄琰 [1 ]
孙莉 [3 ]
季尚宁 [1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甘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 北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定位轮作; 土壤优势真菌; 抑制作用;
D O I
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06.05.001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试验于2000年在东北农业大学院内试验田进行,从大豆正茬、迎茬、连作、7年连作(自1994年连续种植大豆)田间土壤中分离出优势真菌进行实验。研究表明,土壤真菌优势类群在苗期以木霉、青霉、镰刀菌为主,在盛花期和结荚期以青霉、毛霉、黑根霉为主,连作大豆的土壤真菌优势类群的种类、数量高于其它茬口。经不同茬口土壤真菌毒素液处理大豆种子后,表现出抑制大豆种子发芽,各处理间由于品种不同、茬口不同略有差别,抑制作用为连作>迎茬>正茬,7年连作处理的抑制作用有强有弱。
引用
收藏
页码:577 / 5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灰葡萄孢毒素的组分分析和生物测定 [J].
郑晓莲 ;
董金皋 ;
齐秋锁 ;
李冬梅 .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03)
[2]   雪腐格氏霉粗毒素导致小麦叶组织膜渗透性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初报 [J].
左豫虎 ;
康振生 ;
吴学宏 ;
李振岐 .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02) :77-78
[3]   黑龙江大豆重迎茬产生和危害的规律性 [J].
杨庆凯 ;
刘忠堂 ;
保志鸿 .
大豆通报, 1998, (03) :3-3
[4]   绿色木霉代谢产物的植物毒性研究 [J].
曾任森 ;
石木标 ;
骆世明 ;
刘云林 ;
梁启用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1) :64-66
[5]   玉米茎腐病菌毒素对寄主幼苗胚根超微结构的影响 [J].
陈捷 ;
高洪敏 ;
宋佐衡 ;
不详 .
植物病理学报 , 1997, (03) :51-51
[6]   大豆连作障碍及产生机理 [J].
马汇泉 ;
郑桂萍 ;
赵九洲 ;
赵淑英 .
土壤, 1997, (01) :46-48
[7]   豌豆不同品种对茄病镰刀菌感病性及对其毒素敏感性之间的相关性 [J].
孙顺娣 .
植物病理学报, 1995, (02) :155-160
[8]   草莓灰霉病菌的培养、毒素提取及生物测定 [J].
朱宝成 ;
梁伯璠 ;
周毓君 ;
郭明申 .
植物病理学报, 1994, (03) :239-243
[9]   黑龙江省大豆重迎茬问题及对策 [J].
杨庆凯,马占峰,李季文 .
大豆科学, 1994, (02) :157-163
[10]   黑龙江省大豆重迎茬问题的──战略思考与战术对策 [J].
杨庆凯 .
大豆通报, 1994, (03)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