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民族民间神话——莫言散论之二

被引:23
作者
季红真
机构
关键词
莫言; 莫言小说; 小说语言; 关联域; 民族; 权利主体;
D O I
10.16551/j.cnki.1002-1809.1988.01.01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全篇共七节,第一节《长歌当哭,独抒性灵》,简略地描述莫言小说的叙述方式,及其与整个新时期小说叙述方式之间关联,同在主观情致明朗的浪漫主义特征,异则在于莫言小说主体情绪的纷扰,几乎直觉地容纳了一个时期民族的基本矛盾,并且奇兀地表现出本体体验的审美表现倾向。第二节《“我”自何来,欲之何往》,分析莫言的叙述个性得以形成的几个因素,以及其痛苦的本体根源。第三节《带泪的挚爱,明朗的忧郁》,从莫言小说忧郁的基调入手,分析出其作品中所隐含的人物喻象系统,以及作者内在的精神矛盾。第四节《精鹜八极,思挈万仞》,重点论述其作品的浪漫主义审美特征,以及充分的民族民间性质。第五节《伦理的性与审美的性》,分析莫言小说性描写的两重性,即作为伦理理智的写实层面与关联着全部色彩象喻系统的象征层面,以及后一层面的哲学人类学意义。第六节《经验的世界与神话的世界》,通过进一步分析莫言小说的时间与空间形式特质,而阐述其作品的民族民间神话性质。第七节《语义的特殊心理关系与心灵形式的协调》,分析阐述莫言小说的语言特征,发现其深层语义的不断耗散生成的基本语法关系,以及对其整体风格的骨干作用。也是尝试从语言的角度,对其创作风格进行总体的归纳。由于篇幅过长,分为两部分发表。前四节作为散论之一,以《忧郁的土地,不屈的精魂》为题(已刊《文学评论》1987年第6期——编者),后三节作为散论之二,以《现代人的民族民间神话》为题寄《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9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