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SPOT和IKONOS影像在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6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SPOT影像;
IKONOS影像;
地震破裂带;
宏观震中;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3 [地震波、地震震级、震源物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无人区,这里气候寒冷、空气稀薄,野外考察极其艰难。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地震地表破裂带解译, 10m分辨率SPOT卫星影像能够清楚地反映出地震地表破裂主破裂带的形迹; 1m分辨率IKONOS影像,是一幅真实的地表微缩景观,形象、直观地反映出地震地表破裂的精细结构及运动特征。研究表明: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地表破裂带位于东昆仑断裂南麓冲洪积台地或冲洪积台地后缘的地貌陡变带,在布喀达坂峰以东的地表破裂带长近 350km,由 3条次级破裂组成,走向 100°,是一条叠置在先存地震破裂带上的地震地表破裂带。流经破裂带的一系列沟谷发生左旋同步扭曲,平均滑动速率为 13. 4~16. 8mm/a。宏观震中位于 93°17′E, 35°47′N玉西峰附近的地震破裂带上,这里最大地震位错为 7 8m,地震破裂带最宽达1 250m,这与中国地震局推测的宏观震中 93. 3°E, 35. 8°N非常接近。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地表同震位移分布特征
[J].
陈杰
;
陈宇坤
;
丁国瑜
;
王赞军
;
田勤俭
;
尹功明
;
单新建
;
王志才
.
地震地质,
2004, (03)
:378-39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宇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丁国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田勤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尹功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利用GPS观测结果对我国地壳水平形变强度的分析
[J].
顾国华
;
符养
;
王武星
.
地震,
2004, (02)
:1-6

顾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符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王武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3]
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地表破裂带
[J].
陈杰
;
陈宇坤
;
丁国瑜
;
田勤俭
;
王赞军
;
单新建
;
任金卫
;
赵瑞斌
;
王志才
.
第四纪研究,
2003, (06)
:629-639+71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宇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田勤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王赞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任金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库赛湖地震(MS8.1)地表破裂带的基本特征
[J].
徐锡伟
;
陈文彬
;
于贵华
;
马文涛
;
戴华光
;
张志坚
;
陈永明
;
何文贵
;
王赞军
;
党光明
.
地震地质,
2002, (01)
:1-13+133

徐锡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陈文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戴华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张志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陈永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何文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王赞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党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5]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地表破裂的类型与性质
[J].
王赞军
;
党光明
;
张瑞斌
;
张启胜
;
都昌庭
.
高原地震,
2002, (01)
:17-25

王赞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地震局

党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地震局

张瑞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地震局

张启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地震局

都昌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地震局
[7]
青藏高原北部库玛断裂东、西大滩段全新世地震形变带及其位移特征和水平滑动速率
[J].
任金卫
;
汪一鹏
;
吴章明
;
叶建青
.
地震地质,
1993, (03)
:285-288

任金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汪一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叶建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8]
青海花石峡地震形变带的初步研究
[J].
肖振敏
;
刘光勋
;
王焕贞
;
谢新生
.
中国地震,
1988, (01)
:70-77

肖振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刘光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王焕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谢新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10]
一九三七年青海托索湖7.5级地震形变带特征
[J].
李龙海
;
贾运鸿
.
西北地震学报,
1981, (03)
:61-65

李龙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地震研究所

贾运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地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