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生烃性能与中部长庆气田气源成因研究

被引:39
作者
刘德汉
付金华
郑聪斌
肖贤明
米敬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长庆油田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有机岩石学; 碳酸盐岩生烃; 模拟实验; 天然气碳同位素; 气源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激光 -荧光显微镜等有机岩石学方法 ,挑选样品中有明显生、排烃现象的碳酸盐岩 ,再以测定的这类碳酸盐岩的有机碳含量为依据 ,确定本区高成熟碳酸盐气源岩残余有机碳的下限指标用 0 .13%~ 0 .14 %比较合理。根据碳酸盐岩储层孔隙中充填沥青和皮膜状残余沥青的分布和含量 ,论证了陕参 1井等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在地质历史中 ,存在若干油气有效储层。采用连续升温 ,步进取样的热模拟实验方法 ,揭示了本区煤与碳酸盐岩干酪根随热演化作用增强 ,烃类气体产物的干燥系数增大 ,δ1 3C1 、δ1 3C2 明显变重的规律 ,并根据样品实验结果推算 ,本区石炭系—二叠系煤最大生气阶段的δ1 3C1 应为 - 2 7‰~ - 2 8‰ ,碳酸盐岩最大生气阶段的δ1 3C1 应为- 31.7‰~ - 33‰。在气源成因判识中 ,根据主生气期阶段对天然气成藏储聚的贡献最大、甲烷碳同位素较重以及长庆气田风化壳气藏天然气δ1 3C1 重值区并不与石炭系—二叠系煤的镜质组反射率高值区匹配的现象等进行气源判识 ,认为长庆奥陶系风化壳气藏 ,具有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气与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煤成气的混源成因
引用
收藏
页码:542 / 550+581 +581-58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碳酸盐岩生烃与长庆气田气源.[M].夏新宇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2]  
天然气成因理论及应用.[M].徐永昌等著;.科学出版社.1994,
[3]  
中国天然气地质学.[M].戴金星;裴锡古;戚厚发 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4]   干酪根二次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研究 [J].
熊永强 ;
耿安松 ;
王云鹏 ;
刘德汉 ;
贾蓉芬 ;
申家贵 ;
肖贤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4) :315-320
[5]   高成熟碳酸盐岩地层烃类生成和运移的激光诱导荧光显微镜观测与判识 [J].
刘德汉 ;
肖贤明 ;
贾蓉芬 ;
申家贵 ;
刘祖发 ;
王云鹏 ;
耿安松 .
科学通报, 2000, (S1) :2705-2709+2809
[6]   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原生—同层沥青分析 [J].
吴征 ;
杨元初 ;
王新红 .
天然气工业, 1999, (06) :14-17+9
[7]   烃源岩原始有机质丰度和类型的恢复方法 [J].
王吉茂 ;
李恋 .
沉积学报, 1997, (02) :45-48
[8]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天然气的成因及运移 [J].
陈安定 .
石油学报, 1994, (02) :1-10
[9]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产层的油气源 [J].
关德师 ;
张文正 ;
裴戈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3, (03) :19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