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冬季大雾与低空逆温的关系

被引:33
作者
郑玉萍
李景林
刘增强
陈洁
闫战江
机构
[1] 乌鲁木齐市气象局
关键词
大雾; 逆温; 特征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4 [雾];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为了找出雾与逆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为大雾预报提供参考依据,利用乌鲁木齐市2000年1月—2006年4月的地面、探空资料,对210个大雾日和1221个逆温日进行了统计特征分析。分析表明,乌鲁木齐市区逆温年发生频率为82%。一年中冬半年(10—3月)平均月发生频率为92%,夏半年(4—9月)平均月发生频率为68%。大雾只出现在10月至次年4月,雾日平均每年32.7d。冬季强逆温是形成大雾的重要条件之一,各月大雾日数与逆温日数及逆温层的厚度值、温差值之间呈正相关;与逆温层的底高呈反相关;在同一个月中,当逆温层底高低、温差大和强度强的情况下,出现雾的几率大;从7a雾日逆温平均特征值与无雾日逆温平均特征值比较分析表明:雾日逆温存在底高低、顶高低、厚度厚、温差大、强度强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40年来新疆雾的演变特征及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J].
马禹 ;
任宜勇 ;
陈春艳 ;
储长江 .
干旱区地理, 2005, (04) :58-62
[2]   雾对城市边界层和城市环境的影响 [J].
徐怀刚 ;
邓北胜 ;
周小刚 ;
王强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S1) :170-176
[3]   北京地区大雾日大气污染状况及气象条件分析 [J].
孟燕军 ;
王淑英 ;
赵习方 .
气象, 2000, (03) :40-43
[4]   冷雾的边界层温湿层结特征 [J].
宋润田 ;
孙俊廉 .
气象, 2000, (01) :43-45+50
[5]   河南省一次大雾的机理分析 [J].
夏立新 ;
黄石璞 .
气象, 1999, (07) :53-57+52
[6]  
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M]. 气象出版社 , 李爱贞,刘厚凤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