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和分类方式探讨

被引:41
作者
孙晓杰
王洪涛
陆文静
机构
[1]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混合收集; 分类收集; 垃圾分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99.3 [生活];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在分析城市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和分类收集优缺点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试点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存在的问题。根据垃圾分类是一个熵减过程,从社会进步和社会分工的角度说明垃圾源头分类收集比混合收集后再分类需要输入更多的能量,付出更多的劳动时间,因而城市生活垃圾应采用混合收集后由专门工作人员分类,而不是公众的源头分类。
引用
收藏
页码:200 / 20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熵分析附视频 [J].
蒲贵兵 ;
甄卫东 ;
张记市 ;
孙可伟 ;
吴满昌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01) :72-76
[2]   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的经济效益分析 [J].
冯思静 ;
马云东 .
江苏环境科技, 2006, (01) :49-50
[3]   北京市垃圾分类收集系统浅谈 [J].
卫潘明 ;
李彦富 .
环境卫生工程, 2001, (02) :72-73
[4]  
建立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的探讨[J]. 唐家富,张志强.上海环境科学. 2001(02)
[5]  
建立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的探讨[J]. 唐家富,张志强.上海环境科学. 2001 (02)
[6]   城市垃圾分类收集与资源化 [J].
彭书传 ;
崔康平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3) :37-38
[7]   城市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类收集 [J].
胡秀仁 .
环境保护, 2000, (08) :38-40
[8]   孟子社会分工思想的现代阐释 [J].
郭晓丽 ;
祁润兴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1999, (03) :39-44
[9]   城市垃圾按产生源分类收集的思路 [J].
王伟 .
环境卫生工程, 1997, (03) :22-24
[10]   城市垃圾分类收集与分类处理的科学性与前景 [J].
何惠君 .
环境卫生工程, 1997, (01)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