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德育隐性课程开发

被引:8
作者
齐佩芳
韦世艺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宣传部
关键词
高校德育; 和谐社会; 隐性课程; 课程开发;
D O I
10.16088/j.issn.1001-6597.2005.04.030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隐性课程是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它对人的影响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影响,其德育影响是最大的,居于核心的地位。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从课程理论的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不和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低效现象的根本原因。对高校德育中的隐性课程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设计与优化,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和谐,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隐性德育课程的构成初探 [J].
叶明非 ;
金明亮 .
教育探索, 2002, (10) :78-80
[2]  
德性与教化.[M].金生鈜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3]  
课程社会学.[M].吴永军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顾明远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