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李春霞 [1 ]
王俊忠 [2 ]
李友军 [1 ]
李胜利 [3 ]
熊英 [1 ]
陈阜 [4 ]
机构
[1]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河南省农学会
[3] 修武县农技站
[4]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冬小麦; 生长; 效益;
D O I
10.13605/j.cnki.52-1065/s.2007.03.002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华北平原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冬小麦生长及产量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设置了秸秆不还田翻耕、秸秆还田翻耕、秸秆还田旋耕、秸秆还田免耕4个处理。结果表明:从冬小麦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情况和产量产值来看,多数性状表现为秸秆还田翻耕>秸秆还田旋耕>秸秆还田免耕。从劳动生产率看,秸秆还田免耕的劳动生产率为24.48%,在各处理中处于最高,其次是秸秆还田翻耕21·06%,接着是秸秆还田旋耕18.86%,对照的劳动生产率最低为15.45%;根据产投比来看,秸秆还田旋耕处理的经济效益比较好,适宜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4 / 5+9 +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状况的影响 [J].
张胜爱 ;
马吉利 ;
崔爱珍 ;
郝秀钗 ;
郭程瑾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1) :110-113
[2]   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J].
张海林 ;
高旺盛 ;
陈阜 ;
朱文珊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16-20
[3]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和应用前景分析 [J].
常旭虹 .
耕作与栽培, 2004, (01) :1-3+44
[4]   不同免耕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J].
王昌全 ;
魏成明 ;
李廷强 ;
孙凤琼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2) :152-154+187
[5]   麦田秸秆覆盖效应及增产作用 [J].
袁家富 .
生态农业研究 , 1996, (03) :63-67
[6]   小麦-玉米轮作覆盖稻草对土壤肥力及产量的影响 [J].
陈兰祥,夏淑芬,许松林 .
土壤, 1996, (03) :156-159
[7]  
陈军胜.华北平原免耕冬小麦田土壤水热特征及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