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庭主义与农民家庭伦理的现代适应

被引:33
作者
李永萍
机构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代际合力; 新家庭主义; 家庭转型; 村庄社会结构; 市场区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4 [生活]; C913.11 [家庭、家族];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301 ; 1204 ;
摘要
现代性进村推动了农民家庭再生产模式的转变,为农民家庭带来更大压力的同时激活了农民家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促进了农民家庭伦理的现代适应,并塑造出"新家庭主义"的伦理观念。"新家庭主义"在农民日常生活中主要体现为代际合作的伦理实践。代际合作是乡村社会转型期农民家庭资源积累和压力应对的重要方式。由于村庄社会结构和市场区位条件的差异,不同区域农民家庭的代际互动方式和代际合力强弱具有较大差异,从而赋予新家庭主义以丰富的实践内涵。可见,新家庭主义不仅是传统家庭主义的延续,而且在家庭现代化压力的滋养下呈现出复杂的区域类型。新家庭主义的区域类型与经验定位有助于丰富对转型期中国农民家庭性质的认识,它不仅为学界关于中国家庭变迁的争论提供了富有包容性的理论视野,而且为家庭政策的精准施行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老年人危机与家庭秩序.[M].李永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978-7-5201-2187-3
[2]  
灵魂与心.[M].钱穆; 著.九州出版社.2011,
[3]  
私人生活的变革.[M].龚小夏译;阎云翔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4]   农民家庭收入地区差异的微观机制研究 [J].
杨华 .
河南社会科学, 2019, 27 (09) :84-96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变动分析 [J].
王跃生 .
社会科学研究, 2019, (04) :95-104
[6]   新三代家庭:农民家庭的市场嵌入与转型路径——兼论中国农村的发展型结构 [J].
杜鹏 ;
李永萍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 (01) :56-67
[7]   家庭伦理、家庭分工与农民家庭的现代化进程 [J].
张建雷 .
伦理学研究, 2017, (06) :112-117
[8]   论中国村庄结构的东部与中西部差异 [J].
贺雪峰 .
学术月刊, 2017, 49 (06) :111-119
[9]   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与家庭政策重构 [J].
彭希哲 ;
胡湛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12) :113-132+207
[10]   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新三代家庭结构分析 [J].
张雪霖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 (05) :1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