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苗期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19
作者
周晓果
景蕊莲
昌小平
张正斌
机构
[1] 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北京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3] 石家庄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北京
[5] 石家庄
关键词
小麦; 苗期; DH群体; 水分利用效率; QTL; 加性效应; 相关性状;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5.01.004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小麦DH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为研究材料,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小麦幼苗在水分胁迫及非胁迫条件下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其相关性状的QTL进行定位,并对比分析QTL的加性效应。两种水分条件下共检测到14个具显著加性效应的QTL,分布在2A、3A、4A、5A、6A、7A、1B、3B、3D染色体上,可解释表型变异的范围在6.36%-19.73%。其中,非胁迫(对照)条件下检测到10个QTL,包括2个单株WUE的QTL,5个地上部WUE的QTL,1个根系WUE的QTL及2个总耗水量的QTL;水分胁迫条件下上述性状各检测到1个QTL。对于同一性状没有检测到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均位于同一标记区间的QTL,表明不同水分环境条件下同一性状的QTL表达模式是不同的。论文也讨论了可能用于标记辅助选择的QTL及其分子标记。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水、旱稻根系性状与抗旱性相关分析及其QTL定位 [J].
穆平 ;
李自超 ;
李春平 ;
张洪亮 ;
吴长明 ;
李晨 ;
王象坤 .
科学通报, 2003, (20) :2162-2169
[2]   小麦进化材料水分利用效率与氮利用效率间相互关系 [J].
李秧秧 ;
张岁岐 ;
邵明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9) :1478-1480
[3]   小麦QTLs研究进展 [J].
张正斌 ;
徐萍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2, (01) :52-58
[4]   用花药培养创建小麦加倍单倍体作图群体 [J].
景蕊莲 ;
昌小平 ;
贾继增 ;
胡荣海 .
生物技术, 1999, (03) :3-5
[5]   小麦旗叶水分利用效率比较研究 [J].
张正斌 ;
山仑 .
科学通报, 1997, (17) :1876-1881
[6]  
作物抗旱节水的生理遗传育种基础.[M].张正斌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
[7]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M].毛达如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
[8]  
Mapping QTLs with epistatic effects and QTL×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by mixed linear model approaches.[J].D. L. Wang;J. Zhu;Z. K. L. Li;A. H. Paterson.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99, 7-8
[9]   LOCATION OF A GENE REGULATING DROUGHT-INDUCED ABSCISIC-ACID PRODUCTION ON THE LONG ARM OF CHROMOSOME 5A OF WHEAT [J].
QUARRIE, SA ;
GULLI, M ;
CALESTANI, C ;
STEED, A ;
MARMIROLI, N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4, 89 (06) :794-800
[10]   ROOT-SHOOT RATIOS OF OLD AND MODERN, TALL AND SEMIDWARF WHEATS IN A MEDITERRANEAN ENVIRONMENT [J].
SIDDIQUE, KHM ;
BELFORD, RK ;
TENNANT, D .
PLANT AND SOIL, 1990, 121 (01) :8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