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思考——以内蒙古额济纳旗旅游开发为例

被引:7
作者
王亚欣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生态脆弱; 额济纳旗; 旅游开发;
D O I
10.15970/j.cnki.1005-8575.2008.01.023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生态脆弱民族地区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以额济纳旗旅游开发为例,对生态脆弱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剖析。生态脆弱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应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搞好旅游环境容量评价;采取收入型旅游开发模式;实施生态旅游品牌战略。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额济纳天然绿洲景观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曹宇 ;
欧阳华 ;
肖笃宁 ;
陈高 .
地理研究, 2005, (01) :130-139+164
[2]   从游客环境容量到LAC理论——环境容量概念的新发展 [J].
杨锐 .
旅游学刊, 2003, (05) :62-65
[3]  
旅游环境学[M]. 科学出版社 , 颜文洪,张朝枝主编, 2005
[4]  
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 中国旅游出版社 , 吴必虎著, 2001
[5]  
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旅游开发应走新路. 邓苏勇,石新荣.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