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收入增长——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57
作者
胡联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贫困地区; 专业合作社; DID方法; 分位数回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42 [经济联合体];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合作社一直被人们视为一个由贫困群体通过自助和互助而实现脱贫的理想载体。本文通过DID模型对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农户收入增长;(2)通过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不同分位数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性,高收入农户的收入增幅更大;(3)贫困农户人均资产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进口自由化、竞争与本土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加入WTO的一个自然实验 [J].
简泽 ;
张涛 ;
伏玉林 .
经济研究, 2014, 49 (08) :120-132
[2]   贫困农户合作机制研究:合作式贫困治理结构的视角 [J].
牟永福 ;
刘娟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6 (04) :140-143
[4]   土地合作社对农户收入影响评价 [J].
薛凤蕊 ;
乔光华 ;
姜冬梅 .
农业经济问题, 2012, 33 (05) :34-39
[5]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效果分析——以南京市西瓜合作社为例 [J].
伊藤顺一 ;
包宗顺 ;
苏群 .
中国农村观察, 2011, (05) :2-13+95
[6]   西部地区参与式扶贫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互动研究 [J].
韩国民 ;
高颖 .
农村经济, 2009, (10) :116-118
[7]   生产合同模式对农户增收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肉鸡行业的调查数据 [J].
孙艳华 ;
刘湘辉 ;
周发明 ;
周力 ;
应瑞瑶 .
农业技术经济, 2008, (04) :55-64
[8]   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工资差异及人力资本贡献 [J].
张车伟 ;
薛欣欣 .
经济研究, 2008, (04) :15-25+65
[9]   合作社功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J].
唐宗焜 .
经济研究, 2007, (12) :11-23
[10]   小农户参与大市场的集体行动——以浙江省箬横西瓜合作社为例的分析 [J].
黄祖辉 ;
梁巧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09) :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