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中储能系统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8
作者
李建林
修晓青
机构
[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储能技术; 新能源发电; 多能源系统; 能源交易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K02-1 [];
学科分类号
080502 ;
摘要
基于能源互联网的典型特征,分析了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储能在新能源发电、能源互联、多能源系统管理与优化以及电网经济运行与能源交易模式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电化学储能、储热、储氢和电动汽车等能源互联网中的关键储能技术,最后对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储能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能源互联网“源–网–荷–储”协调优化运营模式及关键技术 [J].
曾鸣 ;
杨雍琦 ;
刘敦楠 ;
曾博 ;
欧阳邵杰 ;
林海英 ;
韩旭 .
电网技术, 2016, 40 (01) :114-124
[2]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储能技术展望 [J].
李建林 ;
田立亭 ;
来小康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 (23) :15-25
[3]   能源互联网概念、关键技术及发展模式探索 [J].
马钊 ;
周孝信 ;
尚宇炜 ;
盛万兴 .
电网技术, 2015, 39 (11) :3014-3022
[4]   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 [J].
董朝阳 ;
赵俊华 ;
文福拴 ;
薛禹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15) :1-11
[5]   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分析 [J].
查亚兵 ;
张涛 ;
黄卓 ;
张彦 ;
刘宝龙 ;
黄生俊 .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4, 44 (06) :702-713
[6]   储能技术综述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展望 [J].
罗星 ;
王吉红 ;
马钊 .
智能电网, 2014, 2 (01) :7-12
[7]   储能技术在解决大规模风电并网问题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J].
袁小明 ;
程时杰 ;
文劲宇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3, 37 (01) :14-18
[8]  
Demand-side management in smart grid operation considering electric vehicles load shifting and vehicle-to-grid support.[J].M.A. López;S. de la Torre;S. Martín;J.A. Aguado.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2015,
[9]  
Multiobjective demand side management solutions for utilities with peak demand deficit.[J].Nandkishor Kinhekar;Narayana Prasad Padhy;Hari Om Gupt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2014,
[10]  
全球能源互联网.[M].刘振亚.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