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传统的文艺复兴——新文化派和学衡派关于传统文化的论争

被引:1
作者
牛秋实
机构
[1] 许昌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学衡派; 东南大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61.2 [“五四”运动时期的其他革命运动];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者们的争论实际上是西学与西学的一场争论,他们的思想来源都来自于欧洲。关键是"学衡派"的主要成员主张要从西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内在性,以传统文化弥补西方文化的功利性,弘扬中国文化的美学特质,所以他们提出了"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他们强调对西方学说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然后慎重择取。在一定程度上说,"学衡派"具有更健全的中西文化观。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西方的分裂:国际风云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 [J].
罗志田 .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3) :20-35
[2]   梁实秋与新人文主义 [J].
罗钢 .
文学评论, 1988, (02) :80-94+157
[3]  
吴宓诗集.[M].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商务印书馆.2004,
[4]  
剑桥中华民国史.[M].(美)费正清;(美)费维恺编;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  
胡适口述自传.[M].(美)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6]  
杜亚泉文选.[M].杜亚泉著;田建业等选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7]  
吴宓诗及其诗话.[M].吕效祖主编;吴 宓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