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环状模周期变化和突变研究

被引:4
作者
袁俊鹏
曹杰
机构
[1]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
北半球环状模; 周期突变; 外源强迫; 凝聚谱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3 [大气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NOAA提供的1871—2008年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雪盖、海冰等再分析资料、NASA提供的地表温度场资料、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指数,采用小波分析、带通滤波和凝聚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北半球环状模(NAM)周期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NAM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尺度周期突变,NAM在1895—1955年存在显著的准35年周期振荡,而在1971—2008年则主要以准15年周期振荡为主.NAM年代际尺度周期突变与外强迫源振荡周期变化有关,但突变前后与NAM周期振荡密切相关的外强迫因子并不尽相同.在1960年代之前,PDO、ATM、北美雪盖以及南极海冰涛动等外源强迫因子与NAM在准35年尺度上关系密切;而在1960年之后,NAM准15年振荡则与ATM和欧洲雪盖、南极海冰涛动等因素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09 / 42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对20世纪90年代初平流层年代际变冷突变的影响机理 [J].
肖栋 ;
李建平 .
科学通报, 2011, (Z1) :333-341
[2]   南、北半球环状模月内活动的主要时间尺度 [J].
李晓峰 ;
李建平 .
大气科学, 2009, 33 (02) :215-231
[3]   全球海表温度场中主要的年代际突变及其模态 [J].
肖栋 ;
李建平 .
大气科学, 2007, (05) :839-854
[4]   欧亚秋季雪盖与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的联系 [J].
张天宇 ;
陈海山 ;
孙照渤 .
地理学报, 2007, (07) :728-741
[5]   北极涛动与北大西洋涛动的低频变化特征 [J].
胡跃文 ;
杨小怡 .
气象科学, 2007, (03) :316-322
[6]   近百年北极涛动对中国冬季气候的影响 [J].
龚道溢 ;
王绍武 .
地理学报, 2003, (04) :559-568
[7]   北极涛动和南极涛动的年变化特征 [J].
范丽军 ;
李建平 ;
韦志刚 ;
董文杰 ;
Julian Wang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3, (03) :419-424
[8]   北半球海-冰-气系统的10年振荡及其振源初探 [J].
高登义 ;
武炳义 .
大气科学, 1998, (02) :3-5
[9]  
海-气相互作用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M]. 气象出版社 , 俞永强, 2005
[10]  
Application of the cross wavelet transform and wavelet coherence to geophysical time series[J] . Grinsted A.,Moore J. C.,Jevrejeva S..Nonlinear Processes in Geophysics . 2004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