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主要取自于西太平洋我国调查区内不同海山、不同水深、不同产状的13个磷酸盐样品进行了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测定,以探讨与大洋富钴结壳密切伴生的磷酸盐的常、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磷酸盐中主要氧化物的平均值与赤道太平洋的相近,暗示两者可能有相似的形成环境和形成机制。磷酸盐中微量元素Sr、Ba、Co、Cu、Ni及U丰度分别变化于862×10-6~2181×10-6、29×10-6~3429×10-6、6.3×10-6~115×10-6、23×10-6~263×10-6、12×10-6~825×10-6及4×10-6~11×10-6,丰度多数低于泥质岩平均值,其CaO/P2O5、F/CO2、Sr/P2O5值及常量、微量元素间的相关关系,清晰地显示了磷酸盐的种类、成分与结构、形成的地质背景和元素的主要组合特征。磷酸盐的稀土丰度为136.50×10-6~853.70×10-6;Ce*变化于0.01~0.18之间;(Ce/Yb)N值变化于0.01~0.21之间。研究证实,不同产状磷酸盐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基本一致,曲线相互平行,基本不呈现交叉现象,均呈Ce强烈亏损,轻、重稀土分馏程度大及重稀土富集的型式。调查区、赤道太平洋、中太平洋磷酸盐的稀土元素丰度、Ce*、Ce/Yb值以及它们与海水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似的特征,也进一步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