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同功酶研究欧洲赤松在有性、无性繁殖下的遗传结构

被引:10
作者
沈熙环
机构
[1] 北京林学院
关键词
欧洲赤松; 无性系; 无性繁殖系; 品系(育种); 同功酶; 无性生殖; 遗传结构; 种子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同功酶作为基因的生化标志在林业科研中的应用已有约十年的历史。如Rudin用欧洲赤松的种子和针叶研究了谷氨酸草酸转氨酶(GOT)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的酶谱,并对自由授粉、控制杂交、自交子代进行了遗传分析。Bergmann用雌胚子体,Lundkvist用针叶对欧洲云杉的LAP作了类似的研究。Mitton用不同时期采集的叶子提取物,确定了美国西部黄松六种酶的多态性。Kin最近对阔叶树种山毛榉研究了
引用
收藏
页码:275 / 2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Genetic studies in natural populations of forest trees[J] . Kan-Ichi Sakai,Young-Goo Park.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7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