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行为对微型付款的影响分析与研究

被引:5
作者
李岳龙
赵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移动支付; 微型支付; 消费心理行为; 消费者; 心理障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13.55 [商业心理学、市场心理学]; F832.2 [银行制度与业务];
学科分类号
020204 ; 040203 ; 1201 ;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移动支付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新的支付工具。移动支付凭借其高速的通讯能力、庞大的用户资源以及成本优势,已经逐渐渗透到传统的金融支付市场中,成为人们日常消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信息查询、资料检索、小额软件下载、视频点播、移动短信及彩信服务、手机订票等。通常情况下,这类信息服务大多数交易额非常小,每次的交易额有可能只有几分钱,所以也称这类支付为微型支付。由于这类交易的对象大都是一次性消费的商品,所以交易频率较高,传统的电子支付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这类商品的交易支付。这种微型支付机制有着特殊的系统要求,在满足一定安全性的前提下,要求有尽量少的信息传输、较低的管理和存储需求,即速度和效率要求比较高。目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群体可能很少会为咨询类、新闻类产品掏钱,但他们却从不吝于为网络游戏以及其他网络休闲娱乐服务埋单,他们开始习惯付费下载或购买虚拟服务。鉴于此,人们对微型支付的前景表示乐观。事实上,微型支付从出现之日到现在,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即便是今天,其发展前景仍然是扑朔迷离。但有一点值得我们关注,这就是: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内容本身是否吸引消费者眼球,是否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是微型支付能否茁壮成长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支付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发展现状,然后界定了微型支付的概念和特点,然后从消费者心理行为对微型支付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深入探讨微型支付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对制约我国微型支付业务发展的心理障碍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并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最后对如何消除这些心理障碍以促进中国微型支付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解决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黄京.  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微支付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2]   默多克的微支付钱景 [J].
程苓峰 .
IT经理世界, 2009, (11) :52-53
[3]   移动商务中的微支付市场 [J].
张京伟 .
电子商务, 2007, (03) :44-46
[4]   微支付能长大吗? [J].
虞立琪 .
中国企业家, 2009, (11) :53-55
[5]  
宁家治.  微支付研究及方案设计[D]. 天津财经大学 2006
[6]  
胡晓飞.  电子商务下的微支付模式研究[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
[7]  
徐萍主编.消费心理学教程[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8]   微支付卷土重来 [J].
刘佳 .
互联网周刊, 2009, (13) :19-19
[9]   电子商务中一种改进的微支付协议的研究 [J].
李明革 ;
钟玉珍 .
中国市场, 2008, (19) :88-89
[10]  
江林主编.消费者行为学[M].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