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一次强降水过程的多尺度诊断

被引:13
作者
李改琴 [1 ]
杜丽娅 [1 ]
赵海青 [2 ]
许庆娥 [1 ]
吴丽敏 [1 ]
王聪 [1 ]
机构
[1] 河南省濮阳市气象局
[2] 河南省郑州市气象局
关键词
强降水; 切变线; 低空急流; 中尺度对流系统; 地面倒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2013年7月8日河南濮阳发生强降水天气,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资料、卫星云图和天气雷达产品,诊断此次强降水过程产生的原因及中尺度特征。分析表明:(1)此过程属切变线暴雨过程,高空低槽东移、副热带高压加强北上、西南暖湿气流加强、中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倒槽发展是强降水过程的环流特征。强降水发生在大气层结不稳定区域,低层水汽充沛,有低层强辐合、高层强辐散的环境场特征。降水中心位于中低层"人"字型切变顶端右侧暖切变线附近、地面倒槽顶端冷暖空气气旋性辐合最强区域;(2)沿倒槽辐合线强烈发展的β中尺度的对流云团东北移与濮阳周围发展的对流云团合并加强,形成较强的中α尺度的对流系统(MCS),对流性强降水落区处于MCS的前端对流发展旺盛区及附近,此处云顶亮温(TBB)值达到最低(203 K);(3)多普勒雷达回波图上,多条中尺度回波短带汇合加强,形成"人"字型带状回波北抬,与濮阳附近发展的对流回波合并加强,强回波在濮阳当地打转滞留,造成强降水;径向速度图上,低层较大的东南风入流和中层大范围强盛的西南风入流在雷达站周围形成中小尺度的强旋转辐合风场,使对流上升运动增强,造成极端对流性强降水。同时此处也是地面中小尺度的气旋性辐合处。
引用
收藏
页码:828 / 8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库尔勒市强降水天气的环流配置及触发机制分析附视频 [J].
周雪英 ;
彭军 ;
刘杰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5, (05) :47-55
[2]   河北暴雨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特征 [J].
王福侠 ;
俞小鼎 ;
王宗敏 ;
裴宇杰 ;
闫雪瑾 .
气象, 2014, 40 (02) :206-215
[3]   北京一次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 [J].
闫昕旸 ;
王文 ;
何金梅 .
干旱气象, 2014, 32 (01) :87-92
[4]   2011年8月14-16日冀中南暴雨过程的水汽特征 [J].
黄鹤 ;
于雷 ;
马翠平 ;
王志超 ;
徐明娥 ;
王银钢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4, 37 (01) :48-54
[5]   山东省三次暖切变线极强降水的对比分析 [J].
杨晓霞 ;
吴炜 ;
姜鹏 ;
徐娟 ;
胡顺起 ;
刁秀广 ;
高留喜 ;
王文青 ;
华雯丽 .
气象, 2013, 39 (12) :1550-1560
[6]   河南省对流性暴雨云系特征与概念模型 [J].
苏爱芳 ;
孙景兰 ;
谷秀杰 ;
吕晓娜 ;
陈渭民 .
应用气象学报, 2013, (02) :219-229
[7]   2009年新乡一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诊断分析 [J].
叶东 ;
赵婧敏 ;
马月枝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2, 35 (04) :33-39
[8]   2011年“7·3”暴雨过程的卫星云图特征和湿位涡分析 [J].
张霞 ;
王新敏 ;
王金莲 ;
齐伊玲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2, 35 (04) :1-7
[9]   天山地形对新疆强降水天气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马玉芬 ;
赵玲 ;
赵勇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2, 6 (05) :40-45
[10]   短时强降水的多尺度分析及临近预警 [J].
郝莹 ;
姚叶青 ;
郑媛媛 ;
鲁俊 .
气象, 2012, 38 (08) :90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