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岭二郎坪弧后盆地双向式俯冲特征附视频

被引:29
作者
李亚林
张国伟
宋传中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
[2]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
关键词
二郎坪岩群,弧后盆地,构造环境,双向式俯冲;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1998.03.006
中图分类号
P547,P542.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二郎坪弧后盆地是北秦岭早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沟-弧-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二郎坪岩群是古弧后盆地的物质残存,记录了盆地演化方式和过程。沉积建造和岩浆作用研究发现,在二郎坪弧后盆地南北两侧各发育一套活动型陆缘沉积体系和一系列府冲型花岗岩;变形构造解析反映出主造山期早期沿弧后盆地两侧各形成一套韧性推覆构造系,并具对冲型几何学样式,为俯冲带典型构造。综合分析表明,弧后盆地在造山早期分别俯冲于南部秦岭古岛弧和北部宽坪古陆之下,具双向式俯冲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北秦岭榴辉岩Sm-Nd同位素年龄 [J].
胡能高 ;
杨家喜 ;
赵东林 .
矿物学报, 1996, (04) :349-352
[2]   河南西峡湾潭地区二郎坪群微体化石研究 [J].
王学仁,华洪,孙勇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4) :353-358
[3]   东秦岭早古生代两条不同构造-岩浆杂岩带的形成构造环境 [J].
周鼎武,张成立,韩松,张泽军,董云鹏 .
岩石学报, 1995, (02) :115-126
[4]   河南北秦岭晚古生代孢子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裴放,张元国,刘长乐 .
中国区域地质, 1995, (02) :112-117
[5]   南召县板山坪花岗质岩带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 [J].
卢书炜 .
河南地质, 1994, (03) :189-197
[6]   二郎坪群有关问题的商榷 [J].
金守文 .
河南地质, 1988, (04) :21-26
[7]  
秦岭造山带主要变质岩群及变质演化[M]. 地质出版社 , 刘国惠等著, 1993
[8]  
秦巴区域地球化学文集[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张本仁等著, 1990
[9]  
秦巴花岗岩[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尚瑞钧, 1988
[10]  
变质岩原岩图解判别法[M]. 地质出版社 , 王仁民等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