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般预防理论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草案)》

被引:4
作者
马聪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明确; 精确; 制度设计; 责任; 一般预防;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08.10.011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法律应当具有一般预防的目的,即通过法律惩罚的威胁以及惩罚的实现,公众应当掌握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并避免违反这些规定。法律一般预防目的的实现与法律的明确性和精确性、制度设计的有效性以及责任和惩罚的合理性密切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草案)》在明确性和精确性、制度设计有效性以及惩罚力度等方面存在诸多欠缺。《草案》应增设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完善监管体制以及各项具体制度,提高法律惩罚力度、降低起刑点,从而提高本法的威慑和预防效果。其中,降低起刑点是实现本法一般预防目的的关键和今后立法应当努力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关于进一步修订完善《食品安全法(草案)》的议案 [J].
宗庆后 .
商品与质量, 2008, (11) :8-11
[2]   透析食品安全卫生立法 [J].
宋森 .
中国人大, 2008, (01) :28-30
[3]   我国刑法人身权保护现状和问题 [J].
王世洲 .
河北法学, 2006, (11) :24-53
[4]   中国食品安全立法若干思考与建议 [J].
叶永茂 .
药品评价, 2006, (04) :244-252
[5]   国际人权标准与我国刑法人身权保护的发展方向 [J].
王世洲 .
法学家, 2006, (02) :70-85
[6]   中国《食品安全法(草案)》述评 [J].
叶永茂 .
药品评价, 2006, (01) :1-9
[7]   中国《食品安全法(草案)》述评 [J].
叶永茂 .
药品评价, 2006, (01) :1-9
[8]   现代刑罚目的理论与中国的选择 [J].
王世洲 .
法学研究, 2003, (03) :107-131
[9]  
德国刑法学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克劳斯·罗克辛(ClausRoxin)著, 2005
[10]  
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陈锡文,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