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处理系统中丝状菌性膨胀的诱因及控制研究

被引:9
作者
吕文洲
杨敏
郑少奎
冯贵颖
杨清香
机构
[1]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信箱
[4] 陕西杨凌
关键词
酵母菌; 色拉油废水; 丝状菌性膨胀; 诱因; 控制;
D O I
10.13671/j.hjkxxb.2001.s1.010
中图分类号
X703.1 [技术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对酵母菌处理系统运行中出现的膨胀问题的诱因以及控制对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该系统的膨胀问题最终是由丝状真菌引起 ,其中白地霉是膨胀的主要导致因素 ;皮状丝孢酵母菌种的存在是另一个可能的诱因 ;废水中氮元素含量极端贫乏是加速膨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应急控制的对策 ,丙酸钠和次氯酸钠分别是扩大培养和连续运转处理中有效的丝状菌性膨胀抑制剂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活性污泥膨胀的机理与控制.[M].王凯军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2]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M].《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编委会 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3]  
活性污泥膨胀与控制对策.[M].[日]田口广 著;孙玉修;蔡汉弟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4]  
菌种保藏手册.[M].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手册》编著组 编著.科学出版社.1980,
[5]   酵母菌处理高浓度色拉油加工废水研究 [J].
郑少奎 ;
汪严明 ;
闫海 ;
杨敏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1999, (S1) :109-112
[6]  
酵母菌处理赖氨酸生产废水的研究与应用.[J].黄启成.中国给水排水.1999, 10
[7]   食用植物油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J].
贾立敏 .
给水排水, 1998, (06) :29-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