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针迎面先导发展物理过程仿真研究

被引:25
作者
谢施君 [1 ]
何俊佳 [1 ]
陈维江 [2 ]
陈家宏 [3 ]
贺恒鑫 [1 ]
谷山强 [3 ]
钱冠军 [3 ]
向念文 [3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 国家电网公司
[3]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迎面先导; 物理过程; 仿真模型; 避雷针; 板–棒间隙放电; 自然雷击过程;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12.10.008
中图分类号
TM862 [过电压保护装置];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开展避雷针迎面先导起始及发展过程的仿真研究对建立正确的雷电屏蔽分析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间隙放电的物理机制,建立了包括正极性电晕起始与流注发展、先导起始、先导–流注体系发展等物理过程的迎面先导发展物理过程仿真模型,并使用实验室和自然雷电条件下的迎面先导发展过程观测结果对其进行了验证,最后采用该模型对避雷针迎面先导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室条件下和一次自然雷电条件下获得的正极性迎面先导发展过程观测结果相吻合;迎面先导起始时刻随着雷电流幅值和避雷针高度的增加而提前;避雷针迎面先导的发展过程主要受雷电流幅值、避雷针高度影响,其发展速度随着下行先导的趋近而逐渐增加;由实验室条件下的正极性棒–板间隙放电获得的先导起始特性直接用于自然雷电中正极性迎面先导起始的计算,以及在迎面先导发展过程的计算中假设迎面先导发展速度与下行先导发展速度成一固定比例是不合适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32 / 40 +32-4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输电线路雷击仿真模型 [J].
钱冠军 ;
王晓瑜 ;
汪雁 ;
詹花茂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9, (08) :39-44
[2]   DETERMINATION OF THE STRIKING DISTANCE OF LIGHTNING TO EARTHED STRUCTURES [J].
PETROV, NI ;
WATERS, RT .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SCIENCES, 1995, 450 (1940) :589-601
[3]  
Observations of simultaneous multiple upward leadersfrom tall structures .2 Warner T A. Proceedings of the 30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Lightning Protection . 2010
[4]  
Modeling of positive leader speed under slow frontvoltages-part I: long air gaps .2 Rizk F A M,Vidal F. IEEE Trans. on Power Delivery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