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形态嬗变与出版方式创新

被引:8
作者
王华生
机构
[1] 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媒介形态; 出版方式创新; 表达的解放; 强互动;
D O I
10.15991/j.cnki.411028.2016.03.017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基础的不断提高必然导致媒介形态的嬗变,而媒介形态的变革与发展又必然带来社会表达的解放和出版方式的创新。这是必然的,是由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科技进步发展的内在逻辑所决定的。近年来,数字网络这一全新的媒介形态所带来的社会表达的解放和出版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在这一过程中,反馈、互动是其重要的内在动因,"强互动"是当代社会表达解放和出版创新的变革发展动力之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D].陈小雷.河北师范大学.2011, 06
[2]   自媒体自出版与公民主体的全面自由发展 [J].
王华生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55 (04) :133-141
[3]   专业出版社数据库人工智能改造 [J].
夏然 ;
张丛丛 .
科技传播, 2014, 6 (09) :227+201-227
[4]   口语媒介的变迁与人性化传播理念的回归 [J].
谢清果 ;
曹艳辉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8 (03) :79-84
[5]   从混沌理论认识互联网群体传播特性 [J].
隋岩 ;
曹飞 .
学术界, 2013, (02) :86-94+277
[6]   试论媒介生态系统的历史演进 [J].
李晓云 .
新闻界, 2010, (01) :71-72+106
[7]  
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M].苗贵山; 著.人民出版社.2007,
[8]  
传播的偏向.[M].(加)哈罗德·伊尼斯(HaroldInnis)著;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9,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6,